早在1930年,在科幻小說《皮格馬利翁的眼鏡》中,作者就提到了?種特別的眼鏡。當人們戴上它時,可以看到、聽到、聞到里面的角色感受到的事物,有如真實地生活在其中?般。20世紀50年代中期,美國攝影師Morton Heilig發明了第?臺VR設備:Sensorama。這表明科幻眼鏡走進了現實。這臺設備擁有固定屏幕、3D立體聲、3D顯示、震動座椅、風扇(模擬風吹),以及氣味生成器。毫無意外,這是一個龐然大物,它的成像效果慘不忍睹。
在20世紀,電視技術也才剛剛發展,但是這臺設備卻展示了虛擬現實的若干概念,模擬的感官包括視覺,還包括人們的觸覺、嗅覺。從一開始,人們對于虛擬現實的認識,就是完全地取代人類的感覺器官。到目前為止,這個理想依然沒有在消費級產品上完全實現。
1968年,美國計算機科學家Ivan Sutherland發明了最接近現代VR設備概念的VR眼鏡原型。這與
Sensorama相比無疑是前進了一大步。但是這個頭盔太重了,需要使用額外的設備吊在頭頂,才能讓人們感覺稍微舒適一點。
隨著材料、通信、成像技術、計算技術的進步,VR設備越來越輕、處理能力越來越強。當臉書斥資20億美元收購Oculus時,大家忽然發現原來VR技術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。巨頭的入場,引發了2015年、2016年虛擬現實產業的熱潮。Pokemon Go游戲在全球忽然流行開來。這是?款增強現實游戲,人們可以通過智能手機,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場景中找到一個“小精靈”,獲得游戲的勝利。這款游戲,讓資本家敏銳地捕捉到,虛擬現實技術可能成熟了。
于是,他們不約而同地對其投入大量資金形成一次投資熱潮。但是,不可克服的眩暈感、紗窗一樣的3D畫面、糟糕的帶寬,都抑制了人們使用VR設備的熱情。上?輪高潮留下的記憶,僅限于商場和游樂場中的兒童游戲設備。
當玩家進入Half-Life: Alyx后,對VR設備的擔憂煙消云散了。精致的設計、清晰的細節、流暢的畫面,無一不讓人身臨其境。這款游戲讓大家看到VR技術的潛力,重新點燃了資本市場的熱情。
大家紛紛開始稱贊臉書收購Oculus這一行為。Oculus也不負眾望,成功推出了Oculus Quest——
VR一體機。Quest系列非常受歡迎,而且其中搭載的游戲也更加豐富。預計2020年Quest系列的出貨量可以超過1000萬臺。預計到2025年,VR設備的出貨量會達到9000萬臺。其增長速度可以和智能手機的增長速度相媲美。
更多信息可咨詢影深傳媒主頁